{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南昌起义的8位元帅6位大将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www.hldxc.com/

新中国年授衔的10位元帅和10位大将中,有8位元帅和6位大将,参加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打响了第一枪。

8位元帅是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6位大将是,陈赓、粟裕、许光达、张云逸、谭政、罗瑞卿。

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部队,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所能掌握或影响的武装力量,主要集中在这支部队里。

该方面军下辖第4军、第11军、第12军、第13军、暂编第20军。共产党所能掌握和影响的,是叶挺兼任师长的第11军24师,以原叶挺独立团为骨干扩编成的第4军15师,以及贺龙任军长的暂编第20军,共2万余人,值得历史记载的是,10位元帅中的5位、10位大将中的6位,都集中在第二方面军内。

第2方面军的5位元帅是,暂编第20军军长贺龙,第4军参谋长叶剑英,总指挥部上尉参谋徐向前,第4军25师73团三营7连中尉连长林彪,教导团特务连准尉文书陈毅。

第2方面军6位大将是,第4军25师参谋长张云逸,第4军直属炮兵营见习排长许光达,第11军24师教导队学员班长粟裕,第4军12师34团少尉排长徐海东,总指挥部特务营文书谭政,教导团2连副班长罗瑞卿。

以上11人除贺龙于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入党、谭政在秋收起义中入党、罗端卿年底在上海转为党员外,当时都已经是中共党员。除徐海东于大革命失败后脱离第4军,返回家乡搞农民自卫军外,南昌起义前都在第2方面军编制序列之内。

一支旧式军队内,竟然集中如此众多未来新型军队的高级将领,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罕见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共产党人当时还未能直接掌握军队,但对武装斗争并非毫无准备。

8月1日起义当天,在南昌城头指挥战斗的有后来人民解放军的3位元帅,起义代总指挥、暂编第20军军长贺龙,暂编15军军长、协助贺龙实施指挥的刘伯承,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局长朱德。

贺龙年,时任川军第九混成旅旅长的贺龙问他的参谋刘达五,我走的路子对吗!刘达五答你常讲要为受苦人打天下,谁能说这路子不对!不过打来打去,还没有打出天下来,你也还在摸夜路呀!

贺龙说清朝倒了,袁世凯死了,全国还是乱糟糟的。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我们在四川打了三年,真是神仙打仗凡人遭殃,吃亏的还是四川老百姓。

中国地方这么大,为什么这么穷这么弱!就是给这帮军阀、官僚搞乱了。不打倒这些人,老百姓还能指望过好日子吗!可是困难哪,这么大一个烂摊子,哪个能够收拾!

7月23日,贺龙率部到达九江,谭平山找贺龙谈话,共产党人要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希望率二十军一起行动。贺龙当即表示,感谢党中央对我的信任,我只有一句话赞成!

7月28日,贺龙见到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周恩来就起义基本计划询问他的意见。贺龙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周恩来点点头说,共产党对你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党的前委委任你为起义军总指挥!

刘伯承在南昌起义中协助贺龙实施指挥,这位老军人对共产党的寻找与认识,经历了与贺龙不同的过程。年秋在吴玉章、杨闇公等人指引下,刘伯承的思想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

但他素以深思断行为座佑,凡事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有人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回答了这样一句,当今中国向何处去!哪一种主义最合乎中国国情!还应当深思熟虑才稳妥,如果一见旗帜就拜倒,我觉得太不对了,准备极力深研,将来才能确定自己的道路。

对刘伯承这番话,杨闇公在当天的日记中赞叹道,这是何等的直切,何等的真诚哟!比起那因情而动、随波而靡的人来高出万万倍。

年5月,刘伯承完成了自己的选择,经杨闇公、吴玉章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他已是有军神之称的川中著名战将。

杨闇公又名杨尚述,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军委书记,与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泸顺起义是南昌起义的前奏。年3·3一惨案后不幸被捕。年4月6日牺牲,杨尚昆同志的四哥。

南昌起义前,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独立地领导过武装斗争。所以对起义的组织领导者、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来说,迫切需要一个政治上可靠、军事上可资的得力助手。此人既要有秘密组织大规模兵暴经验,又要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

刘伯承不负众望,首先根据周恩来指示,到二十军军部协助贺龙拟制起义计划,并协助指挥20军攻占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起义成功后出任参谋团参谋长,直接指挥策划起义部队随后的行军作战行动。

南昌起义后成立的参谋团,成员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确定参谋团领导的问题上,周恩来回忆说参谋团当时没有主任,后来我就指定刘伯承同志来做参谋长,他起初谦虚不肯答应,后来我说一定要你来做,他才担任参谋长职务。

后来在起义部队南下、连日行军作战的情况下,参谋团实际成为起义军的指挥核心和领导中枢。刘伯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2日拂晓,从回马岭又赶来了后来人民解放军的两位元帅,前委军委书记聂荣臻,第四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林彪。

聂荣臻、林彪两人没有赶上8月1日南昌城的起义,因为第四军第25师当时未驻南昌城,而驻在南昌以北靠近九江的马回岭。

为使这部分力量加入南昌起义队伍,起义发动前,周恩来派聂荣臻去马回岭,任务是向第二十五师周士第等人传达前委武装起义的决定,并领导该部起义。

聂荣臻当时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南昌起义前经周恩来指定任前敌军委书记。他到马回岭之后,立即开展紧张的起义发动工作。

8月1日中午,马回岭地区第25师的两个团又一个连计人,在聂荣臻、73团团长周士第、75团副营长孙一中率领下,脱离张发奎控制,向南昌开拔参加起义。

这支队伍的行动坚决果断,当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25师师长李汉魂率领卫队营乘火车追赶上来、想把队伍拉回去的时候,担任殿后任务的73团立即猛烈射击,张发奎、李汉魂跳车狼狈逃走,火车被俘获,张发奎的卫队营也全部被缴械。

林彪当时就在担任殿后的队伍之内,任73团3营7连连长,这支队伍于8月2日拂晓赶到南昌,当聂荣臻向周恩来汇报时,周恩来高兴地说行动很成功!我原来没想到这样顺利,把25师大部分都拉出来了。

这部分力量的加入,使南昌起义部队力量得到大大加强。陈毅加入南昌起义队伍,比聂荣臻、林彪费了更大周折。

8月1日南昌暴动当天陈毅在武汉,他当时表面的职务是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准尉文书,实际是该团内中共党团的负责人。教导团奉命东征讨蒋,正准备开拔。

陈毅虽然不知南昌起义已经发生,却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他在汉口向好友辞行时说,以前清朝政府骂孙中山是土匪,现在国民党又骂我们是土匪,我偏要去当这个土匪!

陈毅就在这天晚上决然脱离教导团,星夜追赶南昌起义军。8月10日,终于在抚州追上起义队伍。周恩来、刘伯承见到从九江追赶上来的陈毅,派他到25师73团任团指导员。

周恩来说派你做的工作太小了,陈毅只一句什么小不小!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装我就干!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中的重要作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为人知。他当时任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在白色恐怖气氛越来越浓重的年7月上旬,被中共中央特批为正式党员。为了保密和特殊的工作需要,党组织让他保持秘密身份,只与少数党员保持联系。

起义发动前,叶剑英利用与张发奎等人的关系,探知贺龙、叶挺等第二方面军将领将要被扣留,解除兵权。他立即连夜找到叶挺告之此讯,并约叶、贺、廖乾吾、高语罕四人到甘棠湖划船,共商对策。

年3月入党的徐向前,未能赶上南昌起义。但共产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的这第一枪,对他影响重大。他当时在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任上尉参谋,回忆说入党时刻印象最深的是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

年7月底,徐向前随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一起移驻九江,在新地点没能和组织接上头。但正是南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使他于茫茫黑夜中看到了一线希望和光明。起义爆发后,张发奎集合方面军指挥部全体军官,宣布CP分子3天以内保护,3天以外不负责任!

徐向前当时虽然并未暴露身份,但决意离去。他当天晚上就悄悄离开九江去寻找党组织,从此脱离旧军队,结束了在国民革命军中的生涯。南昌起义的发生成为徐向前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后来参加了广州起义。

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的六位大将中,三位大将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一位大将以隐蔽的身份从旁协助起义,两位大将因南昌起义影响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直接参加南昌起义的3位大将是陈赓、粟裕、许光达。陈赓大将年9月被党派往苏联远东,学习群众武装暴动,年2月返回上海。上海发生4·12事变后去武汉,武汉又发生7·15事变,于是他随周恩来奔赴南昌,参加组织武装起义。

在起义中陈赓负责政治保卫工作,南下途中出任贺龙第20军3师6团1营营长,粟裕大将当时是第11军24师教导队学员班长,南昌起义中所在中队负责警卫设在江西大旅社的革命委员会。

徐光达大将当时是第四军直属炮兵营见习排长。他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起义军第25师75团11连排长、代理连长。

以隐蔽身份协助南昌起义的大将是张云逸。他当时任第四军李汉魂25师的参谋长,根据组织要求,未暴露身份公开参加起义,却做了两件极为重要的工作。

第一件是说服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让共产党人卢德铭出任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该团未赶上参加南昌起义,遂转入湖南,成为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卢德铭本人还担任了秋收起义部队的总指挥。

第二件是8月1日当天,在马回岭25师师部掩护73团团长周士第不被师长李汉魂扣留,使25师两个多团部队顺利加入南昌起义队伍。

张云逸后来与邓小平一道,参加并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因南昌起义而走上革命道路的另外两位大将是谭政、罗瑞卿,谭政当时在第二方面军警卫团特务营任文书。

南昌起义第二天,警卫团根据党的指示,乘船离开武汉东下,准备与南昌起义大军汇合。张发奎当时已经封锁了九江口。为防备张发奎在九江截击,警卫团于行驶途中在湖北阳新弃船上岸,改由陆路奔赴南昌,追赶起义部队。因起义部队已大踏步南撤,谭政所在的警卫团未能赶上,便根据党的指示留了下来,后来成为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中的主力。

谭政所在的方面军警卫团躲过了张发奎的堵截,罗瑞卿所在的方面军教导团却在九江被张发奎截获。罗瑞卿后来回忆说船到黄石港后,我们听到了南昌八一起义的消息,船到九江,部队一上岸即被第二次缴枪。

先把枪架在马路上等了很久,又命令大家把枪背到一个据说是总指挥部的地方。缴枪后医院的草坪上,电灯都没有。张发奎就在这个电灯也没有的地方,向他认为问题很大的教导团训话,要大家不要跟共产党走跟他走。

罗瑞卿没有跟张发奎走,他断然离队返回武汉寻找党,南昌起义的发生成为他脱离旧军队的起点。如此众多的未来高级将领汇聚于南昌起义,决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

年9月初,南昌起义军在三河坝兵分两路,主力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直奔潮汕,朱德率领部分兵力留守当地,阻敌抄袭起义军主力后路。

这就是著名的三河坝分兵,当时朱德率11军25师和9军教育团,共计余人。3天3夜的阻击伤亡很大,撤出三河坝只剩下余人。

路遇溃败下来的20军教导团参谋长周邦采带领的多人,粟裕就在这支队伍内,才得知起义军主力已经在潮汕失败。

10月3日前敌委员会的流沙会议,是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最后一次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他当时正在发高烧,用担架抬到会场。郭沫若回忆说,周恩来脸色显得碧青。

他首先把打了败仗的原因,简单地检讨了一下,第一是我们的战术错误,我们的情报太疏忽,我们太把敌人轻视了。其次是在行军的途中,对于军队的政治工作懈怠了,再次是我们的民众工作犯了极大的错误。

恰恰是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失败,使朱德面临历史的机遇。八一南昌起义仅仅是朱德威望和地位起始的低点。起义部队对朱德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短的过程。

不论是起义之前还是起义进行中,组织指挥起义的核心领导成员中没有朱德,起义当天晚上,前敌委员会分派给朱德的任务,是用宴请、打牌和闲谈的方式,拖住滇军的两个团长,以保证起义顺利进行。

陈毅说朱德在南昌暴动的时候,地位并不重要,也没人听他的话,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

朱德没有基本部队,起义军主力11军辖8个团,由叶挺指挥,20军辖6个团,是贺龙部队,朱德是9军副军长,9军当时就是个空架子没有军长,参加起义的只有军官教育团3个连和南昌公安局2个保安队,人不到,只能算1个营。

朱德说我从自南昌出发,就走在前头、做政治工作、宣传工作、找寻粮食,和我在一起的有澎湃、恽代英、郭沫若,我们只带了两连人,有一些学生,一路宣传一路走,又是政治队,又是先遣支队,又是粮秣队。

在三河坝完成阻击任务时,真正是他从九军带出来的人员,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基本力量是周士第的25师,还有周邦采带回来的部分二十四师人员。

三河坝这个摊子,已经是个损兵过半、四面都是敌人、与上下左右皆失去联系的烂摊子,思想上组织上都相当混乱。到底怎么办,只能由临时负责的朱德做出决断。

朱德就是在这个非常时刻,面对这支并非十分信服自己的队伍,表现出了坚强的领导能力。在商量下一步行动方针的会议上,一些同志觉得主力部队都在潮汕散掉了,起义领导人也都撤离了,三河坝这点力量难以保存提出散伙。

朱德坚决反对解散队伍。他提出隐蔽北上,穿山西进去湘南,这真是一个异常严峻的时刻。没有基本队伍、说话没有人听的朱德,接过了这个几乎没有人再对它抱任何希望的摊子,通过他异乎寻常的执着,为困境中和混乱中的队伍指明了出路。

部队虽然摆脱了追敌,但常受地主武装和土匪的袭击,不得不在山谷小道上穿行,在林中宿营。同上级党委仍无联系。

时近冬天,官兵仍然穿着单衣,有的甚至穿着短裤,打着赤脚,连草鞋都没有,无处筹措粮食,官兵常常饿肚子,缺乏医疗设备和药品,伤病员得不到治疗,部队的枪支弹药无法补充,战斗力越来越弱,饥寒交迫,疾病流行,部队思想一片混乱。

杨至诚上将后来回忆说,每个人都考虑考虑着同样的问题,现在部队失败了,到处都是敌人,我们这一支孤军,一无给养二无援兵,应当怎样办!该走到哪里去!各级干部纷纷离队,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有的先辞后别,有的不辞而别。

75团团长张启图后来在上海写了一份《关于75团在南昌暴动中斗争经过报告》,向中央陈述当时情况,师长、团长均皆逃走,各营、连长亦多离开。

南昌起义在军、师两级设立了党代表,团、营、连三级设立政治指导员。这一体制到年10月底崩溃。所有师以上党的领导人均已离队。只剩一个团级政治指导员陈毅。

军事干部也是如此。在天心圩不仅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离队,73团团长黄浩声、75团团长张启图也离开了部队。师团级军事干部只剩一个74团参谋长王尔琢。

领导干部如此,下面更难控制,营长、连长们结着伙走,还有的把自己部队拉走带一个排、一个连公开离队,剩下来的便要求分散活动。

林彪带着几个黄埔四期毕业的连长找陈毅说,现在部队不行了一碰就垮,与其等部队垮了当俘虏,不如现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后来人们把这段话作为林彪在关键时刻对革命动摇、想当逃兵的证据,其实言之过重了。

在当时那种局面下,地位比林彪高且不打招呼就脱离队伍的人比比皆是,很多走的人都如林彪所想,不是去上海、便是去香港另搞的。若说都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也许太重,起码对这支形将溃散的武装能有多大作为不抱信心。

部队面临顷刻瓦解、一哄而散之势。南昌起义留下的这点革命火种,有立即熄灭的可能,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还是朱德。

在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沉着镇定地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他还说年的中国革命,好比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队伍中没有几个人知道俄国年革命,不知道也没有关系,人们已经从朱德那铿锵有力、掷地出声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心中对革命那股不可抑制的激情与信心。

朱德胸中的信心与激情像火焰一般迅速传播给了剩下来的官兵。陈毅后来说,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什么叫力挽狂澜!这就叫力挽狂澜。

朱德的话语中已经包含两条政治纲领,共产主义必然胜利,革命必须自愿。这两条纲领后来成为人民军队政治宣传工作的基础。

年10月底,在中国江西省安远的天心圩,朱德这个最初地位并不重要,也没有人听他的话的指挥者,在关键时刻向即将崩溃的队伍树立起高山一样的信仰。通过信仰认识利益,再通过信仰和利益驱散恐惧,真正的领导力和领导威望,在严重的危机中凤凰湼槃一般诞生。

朱德讲话之后,陈毅也上去讲了话。他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做胜利时的英雄,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时的英雄!

陈毅当时去上海、去北京、去四川都有很好的出路,但他哪都不去,坚决留在队伍里,实行自己只要拿武装我就干的决心,黄埔一期毕业的王尔琢则蓄起胡须,向大家发誓,革命不成功,坚决不剃须!

从年4月中旬的海陆丰农民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发动了80余次武装起义,历次起义,包括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南昌起义都失败了。但因为保留下来了革命火种,它们又没有失败。

保留火种的工作首推朱德,在最困难、最无望因而也最容易动摇的时刻表现出磐石一般的革命坚定性,使朱德成为这支部队无可争议的领袖。仅存的两位团职干部,团级政治指导员陈毅,团参谋长王尔琢成为他的主要助手。

部队被改编为一个纵队,朱德任纵队司令员,陈毅任纵队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纵队参谋长。下编一个士兵支队,辖3个步兵大队,还有一个特务大队。剩下一门82迫击炮,两挺手提机关枪,两挺重机关枪合编为一个机炮大队。多余下来军官编成一个教导队,直属纵队部,共计人。

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基础,战斗力的核心。蒋介石兵败大陆,其军事力量主要被歼于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指挥东野的林彪,指挥华野的粟裕,年10月皆站在天心圩被朱德稳定下来的人队伍中。

粟裕回忆说,当时队伍到达闽赣边界的石经岭附近隘口,受敌阻击。朱德亲率几个警卫员从长满灌木的悬崖陡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在敌侧后发起进攻。当大家怀着胜利的喜悦,通过由朱德亲自杀开的这条血路时,只见他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正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

是朱德而不是别人,为这支失败的队伍杀出了一条血路。对这支队伍的战略战术,朱德也作出了极大贡献。天心圩整顿后,他便开始向部队讲授新战术,讲授正规战如何向游击战发展。

朱德对游击战争的认识和实践都很早,辛亥革命后率部在川、滇、黔同北洋军阀部队打仗时,他就摸索出一些游击战法。

年7月从德国到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几个月后去莫斯科郊外一个叫莫洛霍夫卡的村庄接受军事训练。受训的有40多名来自法国、德国的中国革命者,主要学习城市巷战、游击战的战术。

教官大多是苏联人,也有来自罗马尼亚、奥地利等国革命者。朱德当队长。教官问他回国后怎样打仗,他回答我的战法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攻打会昌时,朱德奉命指挥20军第3师进攻会昌东北高地。他首先命令三师教导团团长侯镜如,挑选几十人组成敢死队,追击正向会昌退却的钱大钧部。

他向大家动员说,你们都是不怕死的中华健儿,可是今天我要求你们一反往常猛打猛冲的常规,只同敌人打心理战。你们要分作数股,分散活动,跟在敌人后面或插到敌人两翼,向敌人打冷枪。要搅得敌人吃不下,睡不着,这就是你们的任务。

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朱德名列10大元帅之首。天心圩离队的师长周士第授衔上将,他手下的73团3营7连连长林彪名列10大元帅之3,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名列10大元帅之6,74团班长粟裕名列10大将之首。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评价说,这支队伍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保存下来,朱德、陈毅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没有朱德南昌起义的最后火种能够保留下来么!没有三河坝分兵,朱德也跟着南下潮汕,又会是什么结局!

推荐阅读

孙德汉主席遗作25首

缅怀孙德汉主席(组歌)

林豆豆事件的交代材料

共和元勋被抹黑杀兄霸妻

最早揭发郭伯雄的上将温宗仁

荷兰人写的中国小说火遍欧洲

找回毛岸英两兄弟的过程,隐藏70年首次披露

江青并非是上吊自杀的

我在秦城监狱看管大人物40年

王光美坦诚毛刘不是个人恩怨

华国锋抓捕四人帮的全过程

毛泽东反问刘邓,我为什么不参加,为什么不能说话!

胡锦涛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

胡锦涛的母亲李文瑞

康生签署的秘密处决令

邓颖超的父亲和母亲

哪五位山东姑娘嫁了国家领导人

我和聂力、李讷、林豆豆

背叛朱德出卖罗亦农的美女

俞正声大姑民国女神俞珊

23岁任首长秘书40岁成正部

大墙内红色公主的苦难与辉煌长征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yy/737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