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正月,在宁都,要特别小心

五里一台戏,十里一串灯。东龙的茶篮灯,马头的桥梆灯,石上的“割鸡”、“担灯”及添丁炮,中村的傩戏,田头的妆古事,江背的扛灯……正月在宁都,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活动,如同春节里一桌桌现成的酒菜,让人惊喜连连。正月在宁都,随便走进一条山谷,都可能听见一串唢呐声声;任意走进一座古村,都可能被一支花灯队伍相撞入怀。

搬马灯

作为一个宁都人,应该不仅是熟悉,而且还是美好童年的一道风景。相信许多人在小时候都追过马灯。马灯,是用竹篾、彩布扎成马头、马尾一样的形状,装置在人的腰部,像是骑马。每年的年初一至元宵节,宁都城乡普遍有搬马灯的习俗。因为有“骏马驰骋”的舞姿表演与“洗马拆牌”的武术表演,还有“神马进村,平安吉庆”的禳神含义,故千百年来深受群众的欢迎。在梅江、石上、田埠、东山坝、洛口、长胜、会同、湛田等乡镇的一些村庄仍保留了古老的“马灯胜会”群众性灯会组织。灯会每到一村,家家都以鞭炮迎送。

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梅江、石上、田埠、东山坝、洛口、长胜、会同、湛田等地的落村里

因为该民俗时间不确定,外地游客最好先找到当地人了解情况再作打算。

桥帮灯

在宁都,有三个地方正月里有桥帮灯民俗活动,分别是曾坊桥帮灯、马头桥帮灯、新田桥帮灯。桥帮灯的形式大致类似,是由一块块长木板连接而成,每块木板上面扎有10盏灯,由白纸或红纸糊墙,内插蜡烛。曾坊桥帮灯纸墙上还贴有红红的剪纸图案,寓意幸福安康,吉祥如意。三个地方的桥帮灯各具特色,最具盛名的要属曾坊桥帮灯了,流传在石上镇池布村的曾坊村小组,已有多年的传承历史。正月十五晚上,全村盏灯排成队,如长达近百米的火龙。由几十名壮年男子抬着进祠堂、游村巷、过家门,并登上村口山头,再返回村前的稻田里。在夜幕中,龙头与龙尾要进行各种队形的变化和表演,龙头要咬住龙尾进行反复的较量。年6月曾坊桥帮灯入选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曾坊桥帮灯:

正月十五晚18:00~21:00左右

宁都县石上镇曾坊(距县城约15公里)

(2)马头桥帮灯:

正月十三至十五晚19:00~22:00左右

宁都县田埠乡马头村(距县城约60公里)

(3)新田桥帮灯:

正月十五晚19:00~22:00左右

宁都县湛田乡新田村(距县城约40公里)

石上割鸡、添丁炮

“割鸡”与放“添丁炮”,都是祈祷“添丁添财添福寿”的仪式。在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村,头年生了儿子的人家,要在家族祠堂前举行“割鸡”仪式,祭祀先人。亲朋好友在农历十四这天都会送一大挂爆竹去做客祝贺。正月十四的下午4点钟左右,添了丁人家都要到村头杀鸡祭祖,第二天下午4点钟过后,村里的所有祠堂堆满了用竹篙串起来的爆竹,鼓乐声声,土铳鸣响,顿时,祠堂堆着的爆竹如山洪爆发齐刷刷点燃,仿佛一场大战打响,整个村落爆竹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散,让你胆战心惊又欢天喜地。

割鸡:正月十四下午4点;添丁炮:正月十五下午4时

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割鸡、添丁炮)、曾坊村(添丁炮)距县城约11公里

因为燃放爆竹时烟尘很大,观看或拍摄时最好带上防尘口罩,并注意安全,小心爆竹炸到身上。

田头“妆古史”

田头元宵“妆古史”活动,是因扮装的内容为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而得名的,已延续近年。它是用木制衙轿式的小轿,打造底座与框架,使用时以彩绸、纸花、金银首饰装点得绚丽别致,内坐儿童装扮成故事人物。

“妆古史”活动于正月十二日和十五日举行,额定24台,每台“古史”有4人抬,四人保护,互相换班,并配一堂西皮锣鼓。队伍前后各配3把三眼铳,三铳齐响,俗称“打九子炮”。“妆古史”队伍经过的村庄鞭爆响个不停。方园百里都有人前去参观。

正月十二至十五,大规模的活动在正月十五上午8时开始至11点左右结束

宁都县田头镇田头村(距县城约20公里)

因为活动主要是在圩镇上进行的,所以喜欢摄影的朋友最好提前了解一下活动的游行路线,找好拍摄点,以便拍摄。

东龙(田埠)茶篮灯

这个春节民俗活动起源于明朝,最初是当地的采茶姑娘上山采茶的时候哼出的舞曲。经过近千年的演变,演变成为当地村民闹元宵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茶篮灯形状恰似花篮,它的灯框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再配以彩纸贴糊,内插蜡烛。表演时,一般还配有乐队伴奏,歌曲主要以民歌和宁都本地的采茶曲为主,每到元宵前夕,当地群众都以茶篮灯巡游的方式闹元宵,祈祷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初二至十五

田埠东龙村(距县城约65公里)

大布(东山坝)兔子灯

“过灯”,是大布村一年一度每家每户都要参加的大型活动,因为形象是兔子,也叫兔子灯。“过灯”是用彩纸扎成的母子兔子形状的灯点燃后,在村庄、祠堂、各家各户巡游。“过灯”的民俗始兴于唐朝,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兔子灯所到之处就意味着把吉祥和好运送到了那儿。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人们祈求神灵保佑,期盼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十至十三

东山坝大布村

游扛灯

在宁都石上、东山坝等地,有一种特大的花灯要二人抬着走,还要二人扶着保护,故俗称“扛灯”。又因此灯用特技制作,能利用火力冲动各种微型戏剧人物表演动作,还能冲动各种飞禽走兽飞翔奔跑,故又名“走马灯”。

正月初十一至正月十六

石上江背、东山坝小源

中村傩戏

宁都中村傩戏在江西宁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当地村民每逢过年过节,用来祈福的一种汉族戏曲艺术,它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中村傩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

中村傩戏每年有两次演出活动。第一次由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日止,第二次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一开始至十七日结束。每次禳神出神,都要抬菩萨游村,村民以香烛敬神后即演傩戏《打保安》。然后戴着钟馗面具的傩到各个厅堂走一圈,也有群众请他们去走,以帮助驱邪逐疫。

正月初二至十六

黄石镇中村

西布烟草龙

活动时间】正月初十一至十五晚19:00左右开始

石上镇西布烟村

发桥

正月十六下午

石上镇

原来,正月里,宁都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啊,赶紧约起吧!

正月里,有很多民俗,当然也少不了许多禁忌,小鲜全都告诉你:

1忌杀生

畜生的轮回道在正月停止,古代传闻说掌过畜生轮回道的‘司祭神’的母亲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会关闭轮回道给母亲过寿,因此被你杀死的畜生的亡灵无法进入六道轮回,会跟在你的身边,直到下个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

2忌揭倒有

这里说的揭,是人为的揭,古历阴历三十是全年最阴的一天,而倒有(吊钱)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吊钱’,又名‘倒有’,古名吊虔,是夏朝的一种刑具,用几片白纸盖住受刑者的脑袋,用一个磨盘在受刑者的胸口碾压,直到受刑者五脏都被压成血汁为止,而受刑者盖头的那张纸早就被染成红色,染红之后,由大臣挂在刑场的窗户上,用来警世犯罪者)是镇邪圣物,如果被风吹走,说明你家已经有神看管了,如果是人为的揭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到了规定的日子,才能揭掉。

3忌观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正月在旧历是‘冥婚’的时节,因为阴间的正月和阳间一样,要放假,所有的阴间物都可以来到阳间,因此当你在荒郊野外看到娶亲的,千万不要驻足观看,要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很多人都在围着看,说明是阳间的婚礼,如果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你一个人,或者周围的人看到婚礼队伍没有反映的时候,你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是来接你的。

4忌理发

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然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最早却源于唐朝,唐人称理发为‘消耳’唐朝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唐朝用来为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砍头时用的砍刀,而正月在唐朝则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和起来就是‘金钺消耳’,就是上法场砍头的意思。

5忌扔粮食

看过三国演绎的朋友应该知道,诸葛亮平定南帮时杀了很多人,后来诸葛亮做成了一种祭品‘馒头’来给死难者献祭,从那以后,民间便流行用馒头,或者其他谷物做成面食,献给死者,然而正月阳气上浮,阴气也同样上浮,有时往往活人和死人只隔着一层几寸薄的洋土,如果你不小心把粮食掉在地上,千万不要捡,要赶快离开此地,如果你故意扔掉粮食,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地下的朋友尝到一次甜头,会跟着你的,他们知道你还会仍,在你的身上有甜头吃,如果你不再仍了,他们会把你当作‘馒头’。

来源:《七里》赖剑平图/文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ly/58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