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颗环游世界的心
既想看尽世间风景,也想尝便人间美食
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小吃能牵住我们的胃
近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种地方小吃摘得金牌。
常州大麻糕成功上榜!
金牌旅游小吃如何认定?本次评选从全国推荐的余个名吃名菜中精选出个作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包含了曾荣获省部级老字号、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性或省级行业协会授奖等称号和头衔的各类品牌小吃。彰显了地域性、文化性、安全性、稳定性、大众化、效益高、口碑好等特点。
江苏十大小吃入围!江苏省旅游协会推荐的常州大麻糕、王兴记无锡小笼、南之缘汤包、奇芳阁莲子赤豆元宵、胥城奥灶面、马市街饣它(sha)汤、宴春水晶肴蹄、东台鱼汤面、冶春蒸饺以及翠和园淮饺10个江苏名小吃全部获奖,是获奖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常州大麻糕的前世今生麻糕吃吃,豆腐汤搭搭,
这是数代常州人钟情的早餐。
先来听听常州民俗文化研究者,“老房子”系列画家季全保对常州大麻糕的研究吧。他是这样说的:
清末已经形成多种口味
常州的麻糕是人们旧时早餐的主打食品。外地人称麻糕为烧饼,烧饼的历史肯定比麻糕要长得多。
但是常州人从明清时期已经将烧饼改良,不但口味形状改变,而且更适合百姓的口感和需求。至清代末年,常州的大麻糕已经形成了咸佬、甜佬、椒盐佬,形状也有长佬、圆佬、椭圆佬等等,口感也更适合百姓的口味,具有松、软、酥、脆、肥等特点。
最早常州麻糕称为“草鞋底”,因形状像伙夫穿的草鞋,3个铜板买一块麻糕,专供那些边走边吃早餐的伙夫、脚夫、纤夫、轿夫。因为一块麻糕吃不饱,后来在伙夫们的要求下,用9个铜板也就是3块的料,合并做成一块大麻糕。
制作工艺十分繁复
常州麻糕的制作工艺很繁复,首先将面粉兑碱发酵,经过一夜“醒面”之后,进行和面搓揉,直到面团光滑。然后再将油酥和馅心,用板油或豆油擦匀即成油酥,在衬台板上分坯、擀压,包入油酥和各种口味的馅心,加入面粉掺入热碱水,揉成发面团。
做成坯之后,用滚筒压成圆(甜)、方(咸)、椭圆(椒盐)等形状,再用饴糖调成液体,刷在麻糕坯的表面,并滚上脱壳的白芝麻,翻转坯子用双手略蘸清水,说时迟那时快,迅速贴在炉桶壁上,慢一点可是要被烫到手的。
麻糕要先用旺火烘烤,然后盖上盖,一般3分钟成熟,变成金黄色时,轻轻铲出。出炉的麻糕那是色泽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馅醇厚,咸馅香鲜,葱香扑鼻,肥而不腻,层次分明。
老常州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就是:
早上一块麻糕,搭一碗豆腐汤,这是数代人钟情的早餐。麻糕店一般在做完早市后,到了下午,精明的店主还要再做些“马脚爪”来供应百姓,这种无馅的“马脚爪”吃在嘴里香甜回味,价钱又便宜,深受百姓的喜爱。
怎样的常州大麻糕才算得上好吃?怎样的常州大麻糕才算得上好吃佬格大麻糕?
在常州的民间美食家老沈看来,传统的常州大麻糕要求“香、脆、酥、松、肥”,缺一不可。
老沈说,常州有一句老话,形容麻糕油条的蹩脚、不好吃,叫作“僵麻糕、老油条”。麻糕要好吃,就得“香、脆、酥、松、肥”,好佬格大麻糕吃起来是要用盘子装好了吃,因为如果你直接拿在手中吃,那大麻糕可是要松散掉下来的!
在老沈看来,常州大麻糕“香、脆、酥、松、肥”这5个字中,唯有“肥”字这一点最难把握分寸。而且,现在这个“肥”让人又爱又恨,有很多人对常州大麻糕的重油重酥敬而远之,太肥怕不健康,但不“肥”又不好吃,现在有的店做的麻糕不好吃,他觉得,关键还是“肥”字做得不到位。如果怕营养过剩,那么一次只吃1/4块好了。
说到这儿,小布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常州哪里的麻糕最好吃呢?
小伙伴们赶紧来留言推荐下吧!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