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手工造土纸技艺,许多年来,一直想寻访。十年前在雪竹村见到过这种土纸作坊,现今一打听,早已物是人非,只存残垣断壁。得知安福村西甲村至今还保存这种最原始、最生态的手工土纸技艺,便邀朋约伴,欣然前往。西甲村,想必宁都人并不陌生,前阵子因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获国际大奖而名闻遐迩。
从县城往安福乡,沿弯曲的乡村公路约20公里,就可到达西甲村。
西甲村
毛竹埋在石灰池里,任其腐烂。
造纸作坊
腐烂的竹子填进石碓捣烂。
这是个很费力气的过程,竹子要捣成竹泥。
一种忘记名称的树叶,村民说,煮烂加在水中可以产生一种胶质液体,是做纸至关重要的凝固剂。
胶质液体,可以让竹浆凝固成型。
也是技术活,既费力气又讲究技巧。
均匀薄薄的一层。
家庭作坊中劳作的夫妇。
用石头和木板压榨,挤干水份。
等到晴好的天气,可以一张一张撕开
铺在草地上晒干。
从选竹到成品,整个制作过程需半年时间。
石槽
石碓
水池
土屋、黄牛、老农、石路。
渐渐地,这种传统造纸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淘汰,终将进入我们的回忆,也将载入历史。也许以后就看不到这种造纸术了,但是对于这种产能严重过剩的手工业,应该要退出社会的舞台了。
来源:宁都新鲜事
综合:微宁都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