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位于江西赣州市北部,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月10日,三位伙伴百忙之中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兵分2路连夜赶车辗转,中午终于在宁都县城胜利会师。
吃完午饭后,大家又匆匆上路,途中接上学校刘老师,驱车60公里一起前往麻田完小。当地交通还不是很便利,一天就一班客车进出山村。而此时,学校卢老师已早早在校门口等候着我们。
一进办公室,墙上几个贴着几个醒目大字:精心育才,严谨施教。办公室很简陋,大办公桌上摆满了老师们的教具和各种书籍,墙角落还有一个很有年头的木柜,“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王禹锡的这诗句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刘老师今年今年62岁,退休返聘,卢老师明年初也将退休。两位老教师都在这里教书40多年了,一辈子育书育人,送走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不由让人肃然起敬。
在和两位老教师的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学校始建于年,至今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当前只有1-5年级,6年级的小朋友要到镇上另一所学校去上学。现有学生75人,教师7人。没有老师宿舍,离家远的老师把教研室改造成宿舍。里屋宿舍,外屋成了所有老师们的办公室。
教学楼,宽敞的教室里面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冒着38摄氏度的酷暑,在刘老师和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几个孩子家庭进行家访。
小林和小翔,两兄弟。哥哥今年12岁,下学期上6年级,弟弟9岁,4年级。单亲家庭,孩子们现在跟爷爷奶奶生活,奶奶患有精神方面的病。哥哥喜欢篮球运动,弟弟比较腼腆,见着我们往屋里躲。哥哥告诉我们,爸爸在外打工,不常回来,但是会经常和他们通电话,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小强:9岁上5年级,家里还有个弟弟。父母离异,妈妈无音讯,爷爷常年患病卧床,家里就靠爸爸务农支撑起整个家庭。孩子见到我们来家里很腼腆,静静的站在墙角看着我们。
小明,小文,小龙,小鑫:这是一家四兄弟。小明14岁,下学期要到镇上去住校上6年级了,小文12岁上4年级,小龙9岁上3年级,最年幼的小鑫6岁,在上幼儿园。父亲和奶奶都去世,妈妈在很小就离家出走,靠70多岁年迈的爷爷独自抚养,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他们住的房子是当地村委会盖的小平房,一个月政府给予元左右低保维持一家生活费。孩子们虽然年幼,但是很懂事,平时也会帮着爷爷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煮饭,洗碗,洗衣服,扫地。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几兄弟轮着穿。老二老三穿着学校的校服短袖,而大热天哥哥却身穿厚的长袖衣,看着他们的家庭困难程度,真的让人很心疼。
小萱:12岁,下学期上6年级。爸爸在外务工,妈妈常年卧病在床丧失劳动力,家中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哑巴在县城特殊学校读书,二哥在镇上中学就读,奶奶去年也去世,家里仅靠爷爷照料,生活十分艰苦。小萱平时也很乖巧懂事,也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去她家时,好客的爷爷端来一大锅炖好的鸡肉,执意要挽留我们吃了再走,热情里透着山里人的朴实。爷爷的盛情难却,大家围在桌前边吃边唠着家常。
走访完几个家庭,已是夕阳西下,月亮挂苍穹,此次调研活动也随之告一段落。在走访调研中,我们依然看到,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很困难,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是真实的。
在此也期待公司爱心伙伴能够伸出有爱之手,让需要帮助的孩子在未来求学之路上承载梦想,能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您的爱心支持,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动力!若您有意向资助,请与yanhong.tan联系,了解更多信息。
助学路上,一起聚爱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