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帅
年3月,朱德同志重上井冈山时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井冈山题下"天下第一山"。(此照片由井冈山毛秉华同志提供)
朱德同志为井冈山题的字
朱德同志年为小井烈士墓题的字
■张涛
巍峨井冈山是毛泽东、朱德开创的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风光秀丽、峰峦叠翠的旅游圣地,闻名遐迩。年3月,朱老总阔别井冈山三十四年后重上井冈山,回忆历史,感慨万千,挥毫亲题“天下第一山”五个光辉大字,为井冈山在中国革命以及在创建伟大新中国的政治地位作了最高定义,使井冈山更加光辉灿烂,和朱老总的命名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阔别三十四年,朱老总重上井冈山
年3月,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76岁的朱德元帅偕夫人康克清,轻车简行,重上阔别三十四年的井冈山。他和康大姐一道重访了当年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故地,在茨坪、大井、黄洋界等地留下了足迹。在当年同红军战士一道翻山过岭到山下宁冈挑粮上山的荷树下,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的“朱德扁担”的展厅前,在毛主席和红军总部居住过的旧址前,感慨万千,神情激动。多少壮烈的场面和人物,在脑中重现……
天下有万水千山,中国也有三山五岳。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匡庐山水甲天下”的庐山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题刻过“天下第一山”。诚然,这些名山大川山势独特,风光秀丽,从观光旅游角度来看不愧为中国名山,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大量诗篇。但从政治角度、从中国革命史来看,世界上有哪座山能与井冈山相比呢?井冈山地处著名罗霄山脉的中段,造山运动所留下的奇峰峡谷,峰峦起伏,险峰奇立,形成了住可守、攻难破的天然地势,为创建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井冈山“五大哨口”险要万分,高深莫测,飞瀑横流,声如万马奔腾,可谓“南天一秀”。
朱老总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同志们的恳请下,经过思索,挥豪写下“天下第一山”五个端庄洒脱而且浑厚的大字。朱老总的命笔是对光辉井冈山革命摇篮的高度概括。井冈山不愧是“星火燎原”的点燃点,革命武装的集合点,人民政权的奠基点,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出发点。从井冈山走出来十三亿人口大国的国家领袖,开国十大元帅有五位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还有近百位开国将领,如大将栗裕,上将王震、肖克、杨得志、邓华、陈伯钧、李聚奎、陈士渠等。如算上永新、吉安两县,各出了四十三位开国将军(其中有中将张国华、王恩茂、余秋里、梁兴初、梁必业等名将),还有大批井冈山时代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光荣的井冈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山”,她为中华大地名山历史谱写了新篇章。井冈山的光辉历史、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井冈山革命精神和朱老总光辉题字将与井冈山天地永存,万古流芳。
朱老总爱兰,亲自命名“井冈山兰”
兰花是中国“岁寒四友”(松、竹、兰、梅)之一,“兰者王香”沁人肺腑。兰花坚挺,不畏严寒酷暑,四季常青。历代文人都把兰花比作人之高尚情操,洁美高尚。朱老总一生为中国革命,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信念坚定,情操高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善良忠厚,爱护干部,关心群众,受到全党全军及全国人民的爱戴。据朱老总秘书说他十分爱兰,在北京他的家中辟有“兰圃”,培养了近百种兰蕙之花,香气袭人,十分典雅。这次重上井冈山,朱老总有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