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宁都新农村建设给群众带来新生活

  郁郁葱葱的行道树迎风摇曳,新颖别致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欢乐天真的孩童围着健身器材快乐嬉戏……近日,笔者走马宁都乡村,感受到美丽村庄给村民带来的幸福感。

  便捷路网营建新环境

  “路通了,手里的钞票变多了,心情也舒畅了。”说起交通设施改变的好处,石上镇砍柴岗社区的赖丽英认为自己最有话语权,如今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均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是交通方便了自己一家5口人外出务工挣到了钱,盖上了新房。

  据了解,近年来宁都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主动脉,大力疏通延伸至大小村落的毛细血管。截至目前,新改建农村公路余公里,改造农村危桥余座,乡镇公路通达率%,行政村水泥路通达率达97%,形成乡乡互通、村村相连的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青塘镇地处偏远,过去,村民生活随意,生活垃圾任意倾倒,更让外来的游客望而却步。当昌宁、石吉两条高速穿乡而过时,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乡镇摇身一变成了宁都的一张名片,为与高速路接轨,青塘镇加快“最美乡村”建设,清垃圾,改环境,落实“河长制”,开展“护河”行动,人人争当最美村民。

  特色村落打造新景点

  “粉墙黛瓦的古朴村落掩映在五彩的春天里,庭院深邃,炊烟袅袅,一种真实而恬淡的客家生活在这里浅唱低吟。”河南游客张燕在随行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对东龙古村的直观感受。张燕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声名鹊起的宁都东龙古村成为她南下旅游的重点地之一。

  位于田埠乡的东龙古村,始建于唐代,以“千年古村,半千古塔,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名动赣鄱大地。为了给市民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该县积极挖掘古文化,启动了古村保护与开发工程,投入巨资打造中国古村文化旅游村。现如今,黄陂镇的杨依、石上镇的江背等千年古村正一一向八方游客揭开神秘面纱。

  特色村落的打造不仅体现在古村,还体现在新村。近年来,宁都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启动“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打造了近20个旅游新村。在钓峰乡,依山傍水的王泥湾新村,徽派和欧式建筑的完美融合,去年吸引近2万游客前来游玩;小布镇大土楼新村,灰瓦黄墙、干净整洁,单今年春节期间,就迎来近10万游客,人称“庙龙山下小香港”。

  百姓舞台孕育新风尚

  走近钓峰乡源尾村的百姓舞台,台上小布蓝衫剧社的“草根”明星“一跪一拜一叩首,一颦一笑一回眸”,赢来台下村民阵阵掌声。

  “剧社成立5年了,大家边学边练边演。”小布蓝衫剧社编剧黄学军介绍,节目源于生活,演员以农民为主,演的都是农民的戏。《百善孝为先》《和谐社会》《父女逛街》《红源》《婆媳情缘》等9部地方戏,都是根据百姓生活改编的,反映农村新面貌、新变化。剧社每年走村串乡演出60余场,一大批农民成为剧社的忠实“粉丝”。

  表演的是节目,播撒的是文明。“他们演的节目,看完了、笑够了,回家一想还很受教育。”“粉丝”万宏华说。“百姓舞台上倡导尊老爱幼、讲卫生、守秩序的农村新风尚,现在村里聚在一起嚼舌根、喝酒打牌的少了,村民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现象多了。”黄石镇山梓村村干部郭五生想不到百姓舞台能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近年来,宁都通过“民间筹、财政补”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戏台的目标。

主办:中共赣州市委农工部

承办:赣州三套

编审:陈明慧编辑:曾宪升

来源:宁都县委农工部

赞赏

长按







































白颠风病什么症状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xw/216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